红网时刻新闻10月21日讯(通讯员 邱佳)金秋重阳至,温情暖社区。日前,坪塘街道观音港社区延续品牌传统,再度举办“鎏金岁月,情暖重阳”公益摄影活动,为辖区内银婚、金婚夫妇定格“不老爱情”,以持续化的暖心服务推动社区治理从“活动化”走向“品牌化”,从“情感共鸣”迈向“机制共建”。

银发婚纱照背后,是社区服务的“再升级”
作为第二年开展的重阳主题摄影,本次活动在延续“婚纱圆梦”核心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服务动线、丰富服装选择、提升拍摄体验。社区联合叶姿文化工作室、善孝堂居家养老服务站等专业力量,在恒大文旅城A区与B区同步设点,让更多长者在家门口实现“婚纱梦”。
“去年看邻居拍了,今年我们也来了!”居民刘大爷与老伴在镜头前紧紧相拥。从“试点探索”到“品牌延续”,这一活动不仅成为长者期待的年度仪式,也标志着社区为老服务从“零星开展”走向“持续深耕”。
从“拍照”到“营造”,构建社区情感共同体
观音港社区以公益摄影为切口,将“仪式感”转化为“凝聚力”。在化妆、选衣、拍摄的每一个环节,老人们互相整理衣领、分享婚姻故事,志愿者全程陪伴协助,社区逐渐从“居住空间”升华为“情感场域”。
“我们不只是拍照,更是搭建一个让长者被看见、被尊重、被关怀的平台。”社区负责人表示。通过年复一年的主题实践,摄影活动已成为社区构建互助文化、传承家风美德的重要载体。
资源“软整合”,推动治理“硬提升”
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依托于社区已初步成型的“多元协同”服务机制。叶姿文化工作室提供专业摄影支持,善孝堂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适老场所,坪塘街道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各方在明确分工中形成合力,共同构建起“低投入、高效益、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也为社区在其他领域开展服务提供了可复制的协作范式。
从“节庆活动”到“治理品牌”,观音港的进阶路径
作为连续两年落地的品牌项目,重阳摄影活动是观音港社区构建“全龄友好型社区”的重要一环。从“小蜗牛”亲子阅读到“银发婚纱照”,该社区始终以居民真实需求为出发点,以“小而美、暖而精”的项目推动服务系统化、治理人性化。
“我们要让每一代人都在这里找到归属。”社区党总支书记刘超明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区从“开展活动”向“塑造品牌”转型,让治理成果真正转化为居民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邱佳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nxjnews.cn/content/646954/65/153687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