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闻网9月1日讯(湘江融媒记者 邓乐)8月29日下午,一场关乎生命安全的特殊“比武”——2025年母婴安全急救职业技能竞赛拉开帷幕。旨在搭建技能比拼与交流平台,营造“钻业务、精技能、优服务”的氛围,通过“以赛促学强基础、促练提能力、促用优服务”,锻造高素质急救人才队伍。
竞赛由湖南湘江新区总工会、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卫生健康局(疾病预防控制局)共同主办,湘江新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承办。这不仅是医护人员技能的较量,更是新区筑牢母婴安全防线的重要举措。
比武场上的“生死时速”
本次竞赛分为危重孕产妇急救和危重新生儿急救两个项目,涵盖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两个环节。来自全区各级助产医疗机构的优秀医护人员将同台竞技,展示专业技能。
理论考核内容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最新版妇女和儿童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以及高危孕产妇识别管理、危重新生儿救治等专业知识。
紧接着的急救演练环节更加贴近实战。
“开始!”一声令下,模拟产房里气氛瞬间紧张。“产妇产后大出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新生儿心率下降,准备复苏!”急促的指令声此起彼伏,医护人员迅速响应,紧张有序地投入抢救。这不是真实的急救现场,而是技能操作竞赛的模拟场景。
参赛团队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准确判断病情、有序分工协作、规范实施操作。每个动作、每条医嘱、每次配合都关系着“母婴”的安危。
“母婴急救就是与时间赛跑,评委会即兴创设各种情况,我们必须做到反应迅速、准确无误。”湖南航天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廖建兰在采访时表示,“我们参加并承办了多次新区母婴培训及竞赛活动,这种以学代练、以赛代练的方式,全面提升了我们医护人员的专业急救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竞赛不仅考核个人能力,更注重团队配合。每个参赛团队需要包括产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助产士、麻醉医生等多学科人员,模拟真实急救中的多学科协作模式。
“在真实的临床工作中,母婴急救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团队的协作。很多时候,各个科室可能都是单兵作战,通过这类竞赛活动,我们的产科、输血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整个团队都能动起来。”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医务部副部长叶朝阳表示。
筑牢生命线上的守护网
“复苏前的四个问题询问是非常必要的”“复苏指南必须背诵,但是绝对不能只拘泥于书本,得从实战中去总结和积累经验”“比赛的时候要说做结合,才能达到技能练习的效果”……现场,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等省部级医院专家进行了专业点评,为参赛者们分享优秀经验。湖南光琇医院危重孕产妇急救组和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危重新生儿急救组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等奖获奖队伍。
“通过竞赛,不仅和优秀的同行们互相学习,还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积累经验,为新区母婴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叶朝阳表示。
一场60分钟的笔试,一次20分钟的急救演练,背后却是多年的专业积累和无数个家庭托付的重任。近年来,随着高龄高危孕产妇比例增加,湘江新区通过以赛促学、以练代战,不断织密急救网络。数据显示,新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关键指标持续保持在低位。
竞赛之外,真正的考场在产房、在手术室、在每一个需要守护的家庭里。以练促防,筑牢母婴安全防线——这正是所有“生命守护者”们不变的初心与承诺。
来源:湘江新闻网
作者:邓乐
编辑:吴戍疆
本文为湖南湘江新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nxjnews.cn/content/646943/83/15242874.html